Search

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Pain (I...

  • Share this:

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Pain (IASP) 國際疼痛學會,針對與疼痛相關的terminology專有名詞,有十分詳細的說明與定義。

痛:代表的是一種令人不愉快的感覺以及情緒經驗,跟真正的或潛在的組織傷害有關或類似。

6種關鍵註記與字源學:

- 疼痛是屬於個人的經驗,其程度會受生物/心理/社會因素影響。
- 「疼痛」和「傷害感受」是不同的兩件事。疼痛不僅僅是感覺神經活動而造成的。
- 個體從他們自己的生命經驗中,學習疼痛的概念。
- 當一個人述說其疼痛經驗,應該受到尊重。
- 雖然疼痛有助於人察覺危險,但它們也可能對於身體功能,情緒,以及心理狀態造成負面影響。
- 言語描述是許多表達疼痛的行為其一,無法溝通並不能否定個體或是動物的疼痛經驗。

在Kinetic Control許多Master Class其中之一:Clinical Judgement: Decisions for Clinical Intergration課程中,有提到:當一個動作治療臨床偵探時,除了去找造成疼痛的動作、哪個組織在喊痛之外,其實還要分析「痛」是由哪一些來源組成的,特別是面臨「慢性疼痛」或是「不斷復發」的情況。

慢性疼痛或是容易復發者,其疼痛更可能來自不同的機制,是一種混合性的疼痛。例如:個案的疼痛可能來自發炎+周邊神經敏化+中樞神經敏化+心理或社會因素影響。

就像給予不同功能分類的肌肉,會準備不同特色的肌肉訓練——不同的痛的來源,也會需要準備針對不同機制的止痛方法,也就是應用Bio-psyco-social mode 生物-情緒心理-社會模型,來把偵探過程中抓到的兇手,逐一擊破。

發炎有發炎的治療,神經敏化有神經敏化的治療,心理或社會因素也有其合適的治療。

所以,就跟肌肉一樣,看的不是單純的0或1,我們看的,是比例問題:哪種來源是個案痛的組成中佔比最多?是否需要先轉介其他專業?

而人總是要動的,不管用了什麼治療方式,人體動作與功能都能融入,既會是目標、也是評估準則、更是訓練與預防復發的方法。

🧐好網站,不看嗎:D https://www.iasp-pain.org/

#kineticcontrol #movementhealth #tinainmotion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林維萱物理治療師,畢業於國立陽明大學,現為Kinetic Control認證國際講師、Polestar認證皮拉提斯指導員、GYROKINESIS®禪柔認證指導員,專長於動作控制與運動訓練。
View all posts